为AI安上“身体”滨江竞速具身智能新赛道

  • 2025-08-24 02:07:15
  • 143

在刚刚落幕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宇树科技斩获四金,其基于G1硬件平台开发的团队也拿下1金1银1铜,展现出滨江在具身智能运动控制领域的硬实力。

滨江的智能产业布局正不断向“具身”拓展:景业智能的“胡狼二号”在CMG世界智能机器人技能大赛中完成首秀,北航杭研院智能无人系统概念验证中心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名单,杭州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启动建设……这些动态勾勒出滨江以“AI+”为牵引、加速布局具身智能全产业链的生动实践。

从政策赋能到场景落地,从关键部件突破到整机集成创新,滨江正在书写新质生产力新图景:为人工智能装上“身体”,让智能机器人从前沿赛场到特殊场景,一步步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新火燎原

特种机器人亮相国际舞台

当操作员稳坐驾驶舱内,头戴智能VR头盔,全神贯注地操控着遥控装置时,不远处“胡狼二号”的机械臂灵活地开启工具箱,精准地取出一把剪刀。在倒计时仅剩10秒的千钧一发之际,机械臂以毫米级的精度对准“炸弹”引线,果断剪断了那根关乎生死的导线。

近期,来自景业智能的特种机器人“胡狼二号”在CMG世界智能机器人技能大赛中的表现引发广泛关注。它以其毫秒级延迟刷新远程操控极限,完成高危环境模拟任务。

“胡狼二号”实现了符合人体反应频率的视觉与触觉交互。当机器人拿起工具时,操作员在操控端能实时感受到相应的分量和阻力,这种高临场感的反馈机制极大提升了任务执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据景业智能机器人研发室负责人金丁灿介绍,“胡狼二号”最初是针对核工业放射性环境中的检维修作业,以及军工战地、排爆救援等高风险场景设计的。

值得一提的是,“胡狼二号”系列产品已在秦山同位素生产基地等实际场景中应用,代替人员进入高辐射区域执行探测与去污任务,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中的辐射暴露与心理负担。它的成功,不仅验证了机器人替人完成复杂作业的可行性,也成为滨江发力“具身智能+特种作业”的生动注脚。

政在行动

“三位一体”政策精准赋能

多项亮眼成果的背后,是滨江区对具身智能全产业链的前瞻布局与生态培育。

近期,北航杭研院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概念验证中心,聚焦早期科技成果的技术可行性与商业化评估,旨在突破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同时,滨江启动建设杭州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打造能力供给、模型训练、场景验证和测试认证等中心,加速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应用的关键跃迁。

“这对创新企业需求导入与产品导出有很大帮助。”在金丁灿看来,这些中心、基地的建立,有助于促进企业融通创新,促进区域内创新要素高效流动。

同时,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撑也不可或缺。AI技术的成熟是具身智能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石,滨江推出“数据、算力、模型”三位一体人工智能专项政策,赢得了众多企业的支持和关注。

例如,在数据要素方面,最高给予年度基础设施使用费用50%补助;每年安排5000万元“语料券”。在算力要素方面,每年安排最高1亿元“算力券”,给予算力使用费用最高60%补助。在模型要素方面,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围绕大模型、具身智能举办赛事和上下游产业对接活动,最高补助100万元。

可以说,该政策既有“算力券+语料券+模型券”的降本增效政策,也有“揭榜挂帅+开源奖励+标准奖励”的创新激励政策,还有“人才基金+应用场景+产业园区”的服务支撑政策,在覆盖面和体系性上,逐渐完备。

智造前沿

具身智能机器人小镇:激活AI新引擎

作为区域迈向产业新高度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尤其是具身智能正发挥关键作用。

在滨江,一个占地3.5平方公里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小镇”正拔地而起。这个小镇以具身智能生态体系为主导,全面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汇聚了士兰微、长川科技、易思维、景业智能等相关重点企业超700家。2024年实现企业总产出860亿元,其中数字制造及相关企业贡献717亿元,特色产业占比达83.4%——正高密度、高速地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身智能产业的重要一极。

据了解,小镇目前拥有全球领先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大立科技、春来科技等18个在建产业项目,总投资约53亿元,中远期还有23个未出让地块,预计可新增投资超50亿元,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前不久召开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推进大会”披露,下一步该区将聚焦“数据优先、模型筑基”“终端导向、芯模联动”以及“应用牵引、场景赋能”策略,推进“AI+制造”“AI+文化”“AI+医疗健康”等具身智能典型场景建设,进一步巩固其在具身智能系统整机、运动控制、环境交互等方面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