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的“太极底盘”的底蕴
- 2025-07-17 20:14:22
- 706
那天也意义上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跑南昆山”的成就,风驰电掣。
对“太极底盘”的底蕴,感受得非常透彻。
这件事很奇妙的点在于,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确确实实不太可能会“发挥一台车的极限”,用不到那些特别恶劣的场景,可是在失控的时候,这些边界又确确实实在帮你完成那些支撑。
小鹏的车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台意义上的“赛道定位”,G7、G9本身也是面向家庭的产品,但跑山这个过程,所谓“太极底盘”的能力深度,是能够给到你信心的。
太极是什么?
不就是阴阳调和,刚柔并济么?
讲的是顺势而为,四两拨千斤,而不是硬杠。
从这里去理解小鹏每次发布会都在说“减速带”的故事,就很容易了---作为一台家庭用车,当你想要舒适性的时候,它帮你接住那些外力,然后卸掉,你得到的就是轻轻松松非常清爽的一个座舱体验。
至于“预瞄”。
从健哥那时候和我说起至今,累计已经有3754万个坑洼数量被识别到了。
和普通预瞄的差异在于,小鹏对坑洼的识别结果,是上云的。
一个用户,两个用户,十个用户,一百个用户。
一次经过坑洼,十次经过坑洼,一百次经过坑洼。
车身经过这个坑洼时的动态结果,就会被记录下来,在云端完成训练、调教、下放。
下一个用户、或者你下一次经过这个坑洼的时候,一切就不一样了。
小鹏的用户越多,你开的越多,一切的体验,都会更好。
很难见到这样神奇的协作过程对吧?
你的每一个车友,都在帮助你迭代驾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