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QC Ultra II评测: 降噪旗舰再进化

  • 2025-07-10 04:59:04
  • 535

【【【前言:在新时代的框架下,BOSE也端出了新旗舰】】】

许多音频设备爱好者或是蓝牙耳机玩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最近几年高端TWS耳机市场明显迎来了比过去更高的热度。

一方面,这确实“得益”于近年来智能手机SoC在蓝牙传输性能上的显著提升,随着Aptx Adaptive、LDAC、LHDC等高带宽无损传输协议的普及,蓝牙耳机在传输环节的音质损失问题已经得到了明显解决。无论是对于厂商、还是用户来说,这都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信”。

另一方面,以苹果H2、高通S7和S5为代表的高性能蓝牙音频芯片的出现,更是让蓝牙耳机的产品思路跳脱出了“给传统HiFi耳机加上无线发射器”这一桎梏。在计算声学、空间音频等技术的加持下,高端蓝牙耳机得以突破腔体形状、发声单元尺寸等方面的限制,既增强了音频性能,也为这类产品配备更强的降噪效果和更多的交互功能铺平了道路。

不过说到降噪,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家也经常能看到一些耳机宣称它们使用了更多的降噪麦克风、或是配备了独立的降噪发声单元,可最终效果却不太尽如人意。其实这就是因为相关厂商将“降噪能力”简单理解为了硬件和算力的堆砌,却忽视了其中在音频算法、人机工学等方面的长期经验因素。

那么对于如今的小尺寸蓝牙耳塞产品来说,究竟怎样才算是“好的降噪”呢?经过最近对BOSE QuietComfort消噪耳塞Ultra II(以下简称BOSE QC Ultra2)的测试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了新的认知。

【【【解析:外观变化不大,细节设计补强颇多】】】

此前在2024年年初,我们三易生活曾测过第一代BOSE QC Ultra消噪耳塞,当时就惊叹于它强大的“计算声学”实力,并对其智能降噪和空间音频效果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初代BOSE QC Ultra消噪耳塞

很显然,初代QC Ultra是BOSE针对以往QC系列蓝牙降噪耳塞的一次全面“高端化”成果,所以它当时换用了全新的外观设计、新的充电盒结构,而且还提供了比过往BOSE小耳塞更丰富的可选配色。

但BOSE QC Ultra2则有所不同,其实从名称上大家也能看出,它更像是一次常规的换代、而非产品线的进化。

体现在产品设计上,QC Ultra2延续了前代的竖向开盖充电盒造型,同时它的耳塞本体在结构、造型上也与前代区别不大。它们都使用了BOSE招牌的“稳固环”结构,在佩戴稳定性和塞入后的被动隔音性能上表现极其出色,哪怕是剧烈的运动也完全不用担心耳塞的脱出风险。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相似的造型轮廓下,BOSE QC Ultra2的体型参数其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它的耳塞尺寸现在为高1.2cm*宽2cm*深2.4cm,单耳重量是7.7克。

初代BOSE QC Ultra消噪耳塞

对比前代高1.72cm*宽3.05cm*深2.24cm、6.24克的重量,不难看出新款重了一点点,但整体尺寸、尤其是露在耳廓外部的操作面板区域是有所减小的。

从结果来说,这就使得QC Ultra2的整体重心更靠近腔体和电池区域。因此它虽然重量有所增加,但体感上的佩戴稳固度反而比上代更好。

此外仔细观察耳塞部分的硅胶套会发现,QC Ultra2的硅胶套内部增加了自带的滤网结构,这显然有助于阻挡灰尘、耵聍等污染耳机内部。既可以增强长期使用后的声学表现,对于这一定位的旗舰耳塞来说,也算是一种体现“档次感”的细节设计。

根据BOSE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与前代相比,QC Ultra2的充电盒重量从59.8克小幅上涨到61.23克,但增加了无线充电功能。

对于2025年的旗舰TWS耳机来说,这也算得上是增加高级感的常见设计。而且从长期使用的角度来说,无线充电也能避免频繁通过线缆充电对接口外壳的磨损,不只是会让使用显得更加优雅,同时也能更好地维持其外观上的“完美无缺”。

【【【体验:主动调校依然神奇,降噪逻辑与时俱进】】】

与目前所有的BOSE音频设备一样,QC Ultra2消噪耳塞依然支持通过“BOSE APP”进行功能和音频体验方面的调整。

如果大家有用过初代QC Ultra,从这个界面其实就能看出新款产品在功能上的一个小进步了。是的,QC Ultra2新增了对充电盒电量的监测功能,不再像前代那样只能查看耳机端的电量。

其次,QC Ultra2与前代一样,也默认提供了“消噪”、“通透”、“沉浸式音频”三种工作模式,用户可以设定按住耳机侧面板来轮流切换。当然也可以将其设置为手机语音助手的唤醒开关,或者是用于在多个设备之间快速切换连接。

说到语音助手,BOSE QC Ultra2与前代(以及其他BOSE耳机)一样,都自带语音提示功能。除了会在每次开盖连接时语音提示当前连接的设备名称及电量外,在切换工作模式、或是有来电接入时,也都会给出语音提示。尤其是在来电时,QC Ultra2会直接报出来电者的电话和姓名。对于正在进行运动、驾车这类不方便随时拿出手机操作的场合,这个功能虽小,但非常有实用价值。

在戴上BOSE QC Ultra2的一瞬间,可以很明显听到一段短暂的“管弦乐”。这倒不是什么仪式感的设计,而是BOSE旗舰产品专有“CustomTune智能耳内音场调校技术”的体现。通过播放这一小段音频,并使用耳机内反馈麦克风捕捉其在耳道内的回声,QC Ultra2就能分析出用户的耳道声学特征,从而在每一次佩戴时都完成针对用户的音频优化调整。

QC Ultra2默认使用aptX自适应编码格式,并锁定24bit、44.1KHz规格

从实际效果来看,QC Ultra2依然是非常典型的“BOSE声”,即一种低音较为突出、动态范围很大的声音。它的解析并不“暴力”,但在低音突出的基础上,低频又不至于会压倒其他频段,整体还是非常耐听的。

此外,我们非常认可QC Ultra2的沉浸式音频模式默认就与“最大消噪”搭配的这一设定,因为在将这两个功能同时打开时,就相当于是激活了它在计算声学上的“完全体”形态。

此时可以明显感受到,QC Ultra2相比于前代,对人声、交通工具胎噪声有了显著更强的消噪效果。特别是在室外徒步时,初代QC Ultra有时会明显地刻意放大周边几米内的路人说话声,甚至可能会把人“吓一跳”。而QC Ultra2就转向了对人声的完全降噪设计。

有一说一,这种不再保留周边人声的设计,确实是最近这段时间降噪耳机行业时兴的一种思路。而这可能也反映了当前的消费者对于降噪耳机的新需求——即我都戴降噪耳机了,还需要在乎周边的人说话听不听得见吗?

而且与我们此前接触过其他一些带有“空间音频”的耳机相比,QC Ultra2在开启沉浸式音频、特别是(带有头部追踪的)动态模式后,会呈现出更加自然的声道分配算法。比如在刻意作出转头动作时,它会逐渐地更改音频的焦点位置,让人感受到乐器和歌手好像真正位于聆听者身边,并随着转身而发生了相对位置的改变。而不是像有些产品那样,简单粗暴地修改左右声道的音量,让人还以为其中一边耳机突然坏掉了。

【【【总结:技术优势依然巨大、产品力依然鲜有对手】】】

在2024年年初刚刚接触到BOSE的初代QC Ultra时,我们曾经震惊于它所体现出的极高“计算音频”完成度。在那个时间点,初代“Ultra”消噪耳塞所实现的自动音场调校功能不啻于“黑科技”,其降噪效果和空间音频表现,也完全符合我们对于BOSE品牌旗舰产品所该有的期待。

如今在近18个月过去后,BOSE以一款细节更完善、功能更优化的产品,完成了对于初代QC Ultra的“接班”。

与前代相比,QC Ultra2的佩戴明显更稳固、新增的无线充电使得其更符合旗舰产品的身份。在此基础上,它的消噪算法也与时俱进,变得更符合现代用户的“口味”,能实现对大部分噪音更彻底的遮蔽效果,并赋予用户私密、安静的听觉环境。

当然,作为一款旗舰入耳式TWS,它依然保持了BOSE一贯出色做工、招牌的外观设计风格,以及大家很熟悉的大气“箱子味”调音。考虑到BOSE的降噪和调音技术本就罕有敌手,所以当然就可以说QC Ultra2是一款旨在“查漏补缺”、“完善短板”的产品。但即便如此,它在如今的高端TWS市场,确实也真没几个综合体验更好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