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又到了我烂我有理的时候

  • 2025-07-22 07:58:03
  • 219

最近银行股的行情虽然在我的预料之中,但是很多粉丝沉不住气了问我为啥招行这么优秀的银行涨不过“烂银行”。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早在2年前提出银行行情三段论的时候就说过:第一阶段是估值修复阶段,这一阶段的特色就是鸡犬升天。不论银行的基本面如何都会有不错的表现,招行在这种行情里基本只能维持个板块中游的表现。

历史上,类似的情况是有先例的。2014年10月中下旬开启的一波银行估值修复行情。当时,招行的涨幅和行业指数涨幅基本一致,而涨幅最大的是基本面较差的光大银行。所以,当时那轮行情最牛的银行大V是推崇板块内搬砖的云蒙。TA不仅号召粉丝跟着TA加杠杆搬砖,还自己开了私募到估值更低的港股内银搬砖,从招行搬到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再到后来搬到中国华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TA2015年发的私募最低净值跌破0.2,到现在10年了才到0.6x。

后来2018-2019年,又有个大V董宝珍卖了茅台跑到银行板块做投资。最开始,也是主张银行同质化,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买银行就要买“烂银行”,结果呢民生银行连跌几年。后来,粉丝再问他就决口不提这一出了,说持仓了很多银行ETF。再后来,就转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商行了。

看完前两次,我们再来看看这次的情况吧,我找了10家A股上市银行,对它们的多项指标和涨幅进行了汇总。在基本面指标方面,总有人说我选择的RORWA就是对招行有利,那这次我就多加两个更普适的指标ROE和ROA。在估值指标方面,我选择了股息率和PE(TTM)。其中股息率是用2024年会计年度的全年分红(包含中报和年报)除以2025年7月18日的收盘股价。PE(TTM)是滚动市盈率,用股价除以最近4个季度的EPS之和。汇总后的数据见下表1:

表1

在表1中,每一列数据我都会选出第一和第二分别以深绿色和浅绿色标记,最后两名用红色标记,倒数第三第四名用黄色标记,其他保持正常的黑色。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RORWA,ROE,ROA这三项招商银行有两项都是排名第一,分别是RORWA和ROA。而且这两项对其他银行都有碾压式优势,比如RORWA招商银行是唯一一家超过2%的,排名第二的建行只有1.54%, ROA招商银行是唯一一家超过1%的,比排名第二的宁波银行高0.36个百分点。只有ROE比杭州银行略低,这是因为杭州银行使用了更高的杠杆倍数。基本面指标中最烂的两家就是我常说的休克二人组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其经营效率远低于同业。

在股息率排名中,股息率最高的是南京银行,排第二位的是招商银行。股息率最低的是浦发银行,其次是宁波银行,民生银行排在倒数第三,杭州银行排在倒数第四。

市盈率排名中估值最高的是浦发银行,其次是招商银行。估值最低的是宁波银行,倒数第二的是江苏银行。

通过基本面指标和估值指标,我们可以看到非常不合理的情况。基本面最烂,股息率最低的浦发银行,却享受了最高的估值。而很多基本面较为优秀的城商行,比如宁波银行,江苏银行,估值却排名垫底。

再往后看年内涨幅,更是让人跌碎眼镜,休克二人组年内涨幅在十家样本银行中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三位。这真是回应了我的文章标题,我烂我有理,我烂所以我涨得高。以至于,最近已经有蹲守民生银行的散户说:民生银行要重回巅峰和招行双雄会。对于这种痴人说梦的,我只有拉黑应对。

还有人说因为所有银行市净率都要回到1,所以最烂的民生银行修复空间最大。我特别想知道谁给了这些人勇气做这种梦,梁静茹吗?民生银行自从2017年初跌破1PB以来,最近8年市净率从未回到1,而且是越走越低。低市净率本身是对经营效率低的一种补偿。

其实,在其他行业也有类似这种烂公司涨幅超过龙头的情况。比如2020-2021年那波白酒牛市中,涨幅最高的不是龙头茅台和五粮液,而是之前的三线白酒股比如:酒鬼酒。但是,白酒板块好歹是龙头规模大,市场大,三线白酒周期性强,周期繁荣的时候业绩爆发力强,市值小好炒作,游资可以坐庄。

反观银行板块,休克二人组是规模大,业绩烂,盘子大,而且其业绩也缺乏爆发力。这种大而烂的股票,要基本面没有基本面,要爆发力没有爆发力,游资炒不动,险资懒得配。这就决定了烂银行的炒作通常都是一阵风,炒一次休息很久,甚至打回原形。

相比之下,由于招行的经营效率领先同业,其分红率和净资产累积速度明显较快,即便短期炒作估值抬高后可以通过业绩增长消化估值溢价。所以,拉长时间看,招行的走势属于稳定成长型,虽然短期爆发力不强,但胜在持久性好,回撤较小。

烂银行的炒作属于银行行情第一段后期乱拳打死老师傅的阶段,当板块的炒作发展到无视基本面和估值因素的时候,当板块内好坏一起涨,甚至烂的涨得更快的时候,往往就是阶段行情进入尾声或者炒作方向要发生变化的时候。